引言 受路网规划与城市用地限制的影响,老城区内交叉口大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交叉口面积小,但是交通流量大。再加上非机动车、行人对机动车的影响,如果采用了不合适的放行相位顺序或者不合理的配时方案,就会导致机非车辆交织,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下降,排队车辆聚集甚至溢出导致路口“死锁”,进而对整个老城区路网都造成不良的连锁反应,影响整体区域交通的通畅。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朝阳路与淮舜路交叉口开展信号控制优化工作,针对高峰时期该路口车流量较大,存在左转车辆排队过长、路口死锁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综合考虑相位相序与各方向绿灯时间的分配,
为了有效利用交叉口时空资源,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在双环相位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以交叉口平均延误为优化目标,以各相位绿灯时长为优化参数的双环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并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选取4个十字交叉口,实地调查获得交叉口晚高峰流量数据,分别使用经典的Webster配时法和双环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对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与Webster配时法相比,双环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优化结果更好,分别使4个交叉口平均延误减少11.36%、13.74%、3.72%和9.00%,能够有效改善交叉口运行状况;并且交叉口同相位内的两个流向的流量越不均衡,双环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越好。
相关标签: # 交叉口优化课程设计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