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有分很多种的,有些是凭此谋生的,有些是纯属爱好,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有些底子的。但不管怎样还是要靠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一直走下去,如果没有长久的积累的话,总有一天会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跟不上的,毕竟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说作家?我认为戴上一顶小说作家的帽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一些,如果在这顶帽子上再加上"优秀"两个字就难度太大了。举例来说吧,当代的小说家,获茅盾文学奖的基本可以列入优秀的小说家。那些在各种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水平处于一般的小说作家,就他们的现状来看就不能列入优秀的行列。这么一比较,我们就明白做个优秀小说家确实太不容易了。
但有志于小说创作的文学青年也不要气馁,有大志者必终成大事,只要努力,作个优秀小说家也是可能的。
优秀小说家有他们特别具有的本领,以我粗浅的认识,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长项。
首先,他们有特别爱读书的嗜好,爱读书,读的书特别多,读的书特别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书虫。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它的传承历史渊源的。读的书多了,知识丰富了,就知道好的小说应该怎么写。
其次,要多写,要敢写,要勤写,不怕失败。读的书再多,构想的多好,不写等于零,好的作品是写出来的,不是坐下能想出来的。
第三,要有好的文字功底,也就是要有笔下生花的本事。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写出来生动形象,人人爱看,有的人写出来却味同嚼蜡,这就是文功夫上的差别所致。
第四,要有思想。作家当然不必是思想家,但你认识事物要高于普通人之上,要有别人认识不到而你却先于一步认识到了,读者读了你的小说会受到某种启迪或提高。
第五,要有生活集累。生活积累并不难,只要平时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行,做到多看,多想,多记,长久积累,生活素材自然就丰富起来了。积累生活素材不要误解为只有那些干大事有大功的人经历的事才是素材,凡人小事就不是生话素材。我们看看契诃夫的小说,大都是写的凡人小事,谁能否认他的小说的价值?
以上只是我的老生常谈,这些道理大家都懂,我只是重复讲讲,也许还有点益处罢。
想学好文学总结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阅读的兴趣从小培养是最好的,我儿子就是四岁开始读书,小学二年级读完《西游记》,现在读一些外国名著。
二,多读这个是必须的了,古今中外的名著。我国的四大名著,还有国学。坚持每天读书,不管是哪个年龄段都需要读书,读书会使我们终身受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想起董卿。
三,多记笔记,看到好的句子记下来,时间多了,积累的知识自然就多了。
四,运用,不止要读,更要会用,在谈话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还有写文章的时候都要用。而且不要怕用错。
如何学好文学?你指的是我国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呢?
确实,文学这两个字太广泛了,但文学说到底又是相同的。真正的文学大家在专精自己所学领域的同时,对其它种类的文学肯定也有所涉猎。
那么,我们就说一下基础的文学入门。
一,古汉语词典
学习古诗古文对提高文学水平来说非常重要,毕竟在中国写一篇文章能引经据典还是让人感觉很厉害的。
那么,学习古文就要用到一本古汉语词典了。通过查阅词典,明白自己所学的诗文的含义,想必在你脑海里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经常看新闻的可能会发现,国家领导人在讲话的时候往往会引用几句古诗或古代谚语,因为这些句子短小精悍,往往几个字就能表达更广阔的意思。
这几天我在写解读《诗经》的文章,一般我会用《先秦诗鉴赏辞典》这本书,不明白的词语就去查,在你脑海里能更加印象深刻。
二,多读散文
如今不需要文言文写文章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用文言文写的文章会更加出彩,往往高考满分作文里经常能看到文言文写的作文。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还是要用白话文作文。那我们可以参考民国时期一些优秀的好文章,像鲁迅先生、胡适、郭沫若、郁达夫、沈从文等等大家写的文章或者小说。仔细揣摩语句的意思和词语的用法,想必会受益匪浅。
三,多写作
只有多写文章,才能锻炼自己作文的能力。这是提高自己文学水平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个人文学水平怎么样?看他写的文章就知道了。所以,一个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其作文造诣都是不差的。
写作文重视选题、结构、立意、修饰词的用法等等。所以,一篇好的作文要求作者的文学基础要非常扎实。不仅要求作者在脑海里有一个素材库,还要求作者善于思考,能从新颖的角度解读出更优秀的观点。
以上几点,都是些浅见。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相关标签: # 普通人如何成为一名作家呢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