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的记载,强调慢跑对于健身的意义。今天,这项古老的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街头公园随处可见慢跑者的身影。
很多刚开始慢跑的小伙伴,存在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慢跑?
慢跑是相对于快跑而言的,快慢具有相对性,很难定义。对于什么是慢跑,其实学术界至今也没有权威统一答案。
从配速看,有人说6-8分钟/公里是慢跑,也有人说7-12分钟/公里是慢跑;从心率来看,从最高心率的50%到85%,不同人不同说法。总之,慢跑概念的这种模糊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加深了慢跑者的困惑。
虽然准确定义慢跑是困难的,但大家对慢跑的感受和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将这些共识归纳一下,可以帮助我们从外部特征、直观感受上将慢跑与快跑以及其它运动形式进行区分。
在生活中,那种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脸红、气喘、头晕的情况显然不能算是慢跑。
慢跑是中低强度的跑步,以不痛苦、不勉强为原则,跑步过程中总体感觉轻松愉快。
除了直接感受判断 ,可以使用一个简便的测试方法——说话测试法。在跑步时与人说话,边跑边说,不累不喘,即是慢跑。如果说话困难,气喘吁吁,不妨把速度降一点。
慢的速度下,大部分人不会感到痛苦,还能够感受到血液流遍全身,享受通体舒畅。
值得注意的是,刚开始慢跑训练时,建议不要与人说话,避免控制呼吸不至于混乱。
跑步有竞技跑与健身跑之分。体育方面跑步的是一种竞技,追逐的是速度,需要比较,与自己比,与别人比。不管业余选手还是专业选手参加短跑、马拉松比赛,目的都是竞争。
慢跑则不同,是以健身为目的的跑步,不追求速度,不追求竞争,没有竞技体育的功利性。 juben.yingheshe.com
生活中,不少人为了健康开始慢跑,然后就不知不觉开始追逐配速,在朋友圈晒图,一争高下。甚至有的为了参加半马、全马,在没有科学指导下盲目加大训练,结果受伤累累,得不偿失,完全违背了健身的初衷。
所以,慢跑者需要保持清醒,时刻清楚是为健康而跑,根本不需要“争”。
老子讲“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看似柔弱不争的事物,反而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
慢跑负荷小,且不争,以一种温和舒缓的方式重复同一动作,持续时间长,对身体刺激小,长期坚持能取得很好的健身效果。
运动锻炼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慢跑看似没有快跑、篮球之类剧烈运动那么厉害,但它相对安全。
所谓“刚者易折,柔则长存”,超负荷的剧烈的跑步往往容易造成疲劳,器官磨损,有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对没有什么运动基础的人来说,温和持续的慢跑的确是比较理想的运动方式。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用3年多时间跑步穿越美国,他跑过城市 、沙漠、森林等许多地方,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说累了,想回家了,便停止跑步。
许多人因阿甘不知道为什么而跑却一直向前跑的样子感动。他们从阿甘身上看到了自己,面对未知的前路,是停下还是继续,是去公路还是去森林,全凭自己的腿。
慢跑最不受约束,最为随意。跑步速度自定,跑步距离、地点、环境、时长、频率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调整。正如阿甘,不问任何理由开始跑步,也没有任何理由停止跑步。甚至不要理性考虑太多,全凭身体本能去做决定。
日本的慢跑专家梅方久仁子在《惊人的超慢跑》一书中提出一种“散步跑”。
以散步的心情,想休息就休息,想慢跑就慢跑。当你觉得轻松自在的时候,就连熟悉的风景也会变得不一样。
慢跑者都有过这种体会,拿着手机,看到有意思的风景或画面停下来拍照 ,拍完继续跑,边跑边拍,既是锻炼身体,又是娱乐休闲。
还有一种情况,刚开始慢跑是为了各种具体目标,如为了减肥,为了预防疾病,为了培养意志等等。跑到一定程度上瘾了,沉浸其中,坚持不再是坚持,而是享受,享受抛开目的,不断向前奔跑的自由感。
慢跑是除走路之外性价比最高的休闲健身运动。
一双鞋、一套衣服就可以开始跑,不需要特别的投资也能收获大的回报。对大众来说,这远比健身、游泳以及其它昂贵的运动要友好得多。
如果说快跑对体质、能力还有要求的话,那慢跑真的算是低门槛,只要没有特殊疾病或体重过大,谁都可以慢跑,且多慢都行,只要是跑,即是慢跑。
那些借口没钱没时间锻炼的人,是没什么立场的,因为至少可以跑步。跑快跑不了,至少可以慢跑。
基于慢跑的简便、经济和低门槛,全球范围内掀起慢跑热,慢跑成为最大众化的休闲健身形式。同时,与慢跑相关的生活、文化也演变成时尚,对社会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