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站长资讯内容详情

金钏跳井,究竟谁才是罪魁祸首

2024-04-11 36 网站首席编辑

你有没有经历过事后想起让你汗毛竖立的事情

小时候吧,记不清几岁,周围有些老宅子有的有人住,有的搬走了,和小伙伴捉迷藏,他们藏,我来找,也不知道怎么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家闲弃的破院子里了,现在记不太清了,就知道一些砖块瓦砾,中间有张破桌子,上面好像有什么东西,被一块布蒙着,特别好奇,但是一种说不太好的感觉令我不敢去掀开,还有一些散碎的像是鸡毛一类的,当时感觉也不是特别害怕,回家和家人说起,家里人说没什么。但是第二天叫上小伙伴想着再去一趟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那个院子了。他们都说我记错了,在骗他们,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想还是挺可怕的。 tj.2233323.com

我那时还在读高中,因为我二哥的单位离我们学校不是太远,二哥下班后就回家,他们办公室和宿舍是连着的,中间掐了一道墙,里门是相通的 。我就去二哥宿舍去住了,大约有半年了,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我喜欢夜里读书,有一次冬天的晚上,大约有两点来钟 ,我是靠近在窗户的位置上,无意识的往外边看了一眼,只见有个女人,长长的头发,模糊觉得挺漂亮的,正站在窗外看我,在我看她的一顺间人就消失了,当时觉得好奇,我就追出去了,四下看看,到处也没有人,那时间正好是无灯无火的时候,后来回屋,也没当做一会儿事。以后有个同学 ,也来和我同住,有一次他睡的早,我忽然发现他又打又骂,第二天我和他说起这事,他说有个女人掐他脖子,折腾起来了。过了没多久他就搬走了,说老有女人掐他。我也没多想,还笑他胆小。期间还有个同学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一次中午去二哥那儿吃饭,他同事们议论说他们办公室地下以前是坟地。后来二哥同事的老婆生孩子死了,我二哥出车祸去世了。那时猛然想起来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后怕。

金钏跳井,究竟谁才是罪魁祸首

金钏儿是王夫人四大丫鬟之一。这个女孩出场不多,但是个性非常鲜明,是规矩森严的大观园里,一个性感、大胆、俏皮的特殊人物。

我们记得金钏儿,首先是她对宝玉的挑逗:“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我曾反复分析过,这是调侃、是戏弄,而不是引诱。因为贾政王夫人就在一墙之隔,金钏再大胆也不敢在这时、在这里勾引宝玉,而宝玉也绝不敢在此时、在此地吃金钏嘴上的胭脂。

金钏跳井,究竟谁才是罪魁祸首

下一次也是在王夫人身边,宝玉向金钏儿百般挑逗,金钏儿午倦正浓,懒得回应。她拒绝的方式也有点“不正经”:“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向来是不管闲事的,对贾环的恋爱、或者偷情、或者下流并不感兴趣,更不会怀着“捉奸”的心态面对。这个建议,完全是金钏儿的理解:一个女伴在与男朋友恋爱,怂恿小孩子去偷看或者捣乱。

金钏儿并没有恶意。但是无可否认,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金钏儿也多少有几分“不正经”,绝不是中规中矩的。她的相貌如何,书中没有描写,但用“言语轻薄”来形容她,想来没有人会不同意。

书中写过:“素日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嫌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晴雯因此一直回避王夫人。但是晴雯能够回避,金钏儿怎么回避?王夫人身边的丫鬟,就有她最讨厌的“语薄言轻者”,她怎么一向不加以管束?

麝月曾教训春燕的母亲:“便是你的亲女儿,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骂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打得骂得,谁许老子娘又半中间管闲事了?都这样管,又要叫他们跟着我们学什么?”丫鬟跟着主子、小丫鬟跟着大丫鬟,除了服侍之外,还有学规矩,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

但是金钏儿跟了王夫人十来年,却偏偏学成了王夫人“最嫌”的“语薄言轻”,除了她自身的先天性格之外,谁的责任最大?难道不是王夫人教导无方吗?

王夫人的教导无方,也不是在金钏儿一人身上得以表现。另一个大丫鬟彩云(有的地方写作彩霞,也有读者认为是彩云彩霞两个人)与贾环恋爱,到了偷东西私相授收的地步,而“太太也不大管这些事”,连自己的东西都管不了。

有读者曾给我留言评论:王夫人纵容彩云(彩霞)与贾环恋爱,是希望庶子越来越下流,以保全宝玉的地位。这显然是宫斗戏看多了的胡言乱语。庶子也是主子,跟一个丫鬟恋爱(当然,那时代还没有这个词语),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贾母就曾说过:“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似的,那里保的住不这么着”,对贾琏与仆妇的偷 情给予充分理解。

但是换了女方,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司棋与表弟恋爱,被发现后,最怯懦的迎春就敢这样说:“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还十分说情留下,岂不连我也完了?”完全拒绝说情。如果王夫人纵容自己的丫鬟与少爷恋爱,一旦事情败露,丫鬟声败名裂自不必说,王夫人也难辞其咎。

不是利用丫鬟来陷害庶子,会不会是王夫人护短,明知道自己的丫鬟有错,也不肯承认和责备呢?就像王熙凤,明知道来旺的儿子不成器,但因为来旺夫妻是自己的心腹,宁可毁了彩霞一辈子,也是帮助来旺妇得到这个漂亮的媳妇。

可是换了王夫人,又不是护短。如果护短,至少在打了金钏儿一巴掌之后,不会马上把她撵出去,而是多少留点体面。另外,在“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一回,她也分不清阵营,帮着邢夫人折辱自己最可靠的下属王熙凤。而抄检大观园,更是敌我不分、亲痛仇快的昏招,逼得一直努力向她靠拢的探春当众反目:“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

王夫人并没有护短之意,只能说她管教不严、驭下无方,才养成金钏儿“语薄言轻”的习惯。到与宝玉的对话被她听到,她又轻罪重罚、不留情面,把金钏儿当场撵了出去,根本不管金钏儿所说:“我跟了太太十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

当然,王夫人撵金钏儿,只是开除公职,不是判处死刑。以王夫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她也不会预见到金钏儿见不得人,就真的会跳井而死。她只知道“我通共一个宝玉”是珍贵的,根本不知道别人也有尊严,也有骄傲,更不知道一个小丫鬟的尊严也如此珍贵,甚至可以比生命更珍贵。

王夫人本意,并不是想让金钏儿去死。但是金钏儿的死,王夫人难辞其咎。

个人觉得是王夫人。宝玉情窦初开,与金钏耍笑,本是性情使然无可厚非。但是被王夫人发现后,责任全部判给了金钏,只是对自己的儿子––宝玉说了几句而已。

王夫人认为,金钏行为不检点,勾引宝玉,而事实上宝玉与金钏啥也没有。王夫人作为封建家长的代表,自然是要维护封建礼教的权威。所以说王夫人是罪魁祸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宝玉也是受害者。

相关标签: # 5人为救猫跳井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