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台达省位于也门西部,毗邻红海,该省首府荷台达市拥有也门第二大港口,也是胡塞武装获得外来补给的重要通道。
2014年,胡塞武装曾利用也门内乱之际夺取了荷台达,但在2018年,沙特领导的多国部队向荷台达发起了军事打击,控制了该省的大部分土地。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沉寂和停火之后,沙特和也门政府军再次对荷台达启动了攻势。
多国部队重启荷台达攻势
据俄罗斯卫星网20日援引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多国部队发言人马利基在当天告诉媒体,由于胡塞武装对荷台达的居民区和军方阵地发动持续袭击,并多次在人口稠密区埋设地雷,袭击船只,沙特和也门政府军已经重启了对荷台达的攻势。马利基表示,联军将会对胡塞武装的军事目标进行毫不留情的攻击。
此次重点出击的目标是荷台达省北部,这里盘踞的胡塞武装士兵较为稀少。沙特空军表示,他们在20日上午已经摧毁了胡塞武装的四个军事基地,打掉了他们用来遥控炸弹船只和储存水雷的仓库。而胡塞武装面对沙特的空袭毫无还手之力。胡塞武装虽然在先前多次宣称会发动“西海岸大反攻”,但都虎头蛇尾,没有结果。
(胡塞武装)
荷台达不会成为主战场,联军作战重心已经转变
尽管胡塞武装依然控制着荷台达西海岸的一小部分土地,但在2018年的荷台达攻势中,沙特和也门政府军已经完全夺取了荷台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切断了胡塞武装从荷台达通往萨那的公路干道。而在海上,联军也通过舰船封锁了海面,让胡塞武装难以从这里获取补给,联军已经实现了封锁荷台达,切断胡塞武装补给的目地,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在荷台达投入大量兵力。
此次沙特和也门政府军对荷台达的军事行动更多的是出于回复胡塞武装的连日炮击和攻击航行船只,并不会再打一场荷台达大战。
【gd.2233323.com】 目前联军部队的进攻重点被放置在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在也门中部,也门政府军正向马拉金山脉以北出击。而在北部,也门政府军正在围攻萨达省和萨那省的胡塞武装,尤其是萨达省,这儿是胡塞武装对发源地和大本营。
(也门政府军)
胡塞武装在2018年10月曾与沙特达成了于荷台达停火的协议,但他们并不打算放弃与联军的战斗,也不愿意交出武器接受改编,因此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沙特军队重新在荷台达地区发动进攻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虽然或多或少受到了石油设施被袭一事的影响,但沙特联军针对荷台达省的进攻一直就没有停歇过,而且之前就已经占领了部分地区。
也门陷入内战之后,沙特政府应也门政府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如果没有其他力量的插手,叛乱被平息只是迟与晚的问题,奈何此地离产油区太近,中东内部又在互相倾轧,于是这里的局势就变的和叙利亚很相似,成为各相关利益国家疯狂插手的地方。
伊朗对也门胡赛武装的支持已经是明面上的事情,倘若依靠胡赛武装自身的力量是断然不可能从穿着“拖鞋”发展到如今连导弹、无人机都拥有的地步,沙特联军虽收复了大部分的省份,但是胡赛武装依靠地形的便利顽强抵抗,才将局面稳定了下来,但这种稳定只是暂时的,联军从来没有放弃对失地的收复。
荷台达省的位置相当重要,这里拥有也门第二大港口,是胡赛武装和外界保持联系,接受外界支援的重要战略点,此外这里距离胡赛武装的首都萨那仅100公里,如果联军拿下这里,不仅能切断胡赛武装的资源补给,还能从这里大量登陆部队,完成对萨拿的包围,介时胡赛武装才真是大势已去,即便还要对抗,那也只能转为游击战。
作为沙特的大后方,沙特需要一个跟自己保持良好关系的也门政府,伊朗大力支持胡赛武装便是希望在战略上对沙特形成夹击之势,反过来沙特自然也会力助也门政府平息内乱,而且在地利上沙特也占有优势,综合来看,沙特最终胜出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
至于另一个利益关联体则是美国,沙特作为中东国家说他不想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是假的,通过帮助也门政府军,胜利后沙特可以很好的将也门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沙特,而不是一个国力强劲的沙特,一个混乱的中东对美国来说是最有利益的,这样“听话”的不敢造次,不听话的还能借助跟他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进行压制,只要阿拉伯世界没有同心起来,那么美元石油的地位就不可撼动,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就能最大化的得到保障,因此在也门内战这件事情上,我不太相信美国不会从中作乱。
总而言之,对荷台达地区进行军事进攻一直是沙特联军的既定路线,即便没有发生无人机袭击事件,针对荷台达的军事行动也不会停止,只是沙特联军在局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何时打败胡赛武装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战甲装研菌,欢迎关注
荷台达港就算丢了,胡塞武装也不会全线溃败。英国《独立报》今年6月曾分析指出,胡塞武装最终会放弃荷台达并撤进山区,但在这之前他们一定会尽其所能予敌以最大杀伤。
起码到现在,荷台达最关键的机场仍控制在胡塞武装手中,仅仅过去几天里,沙特联军就阵亡约180人,还损失了21辆装甲车和武装皮卡,而一旦真正进入大规模巷战,前者的伤亡数字还会飙升。
从2018年6月13日荷台达之战正式打响,截至11月12日沙特联军(由阿联酋主导进攻)已经对这座港城先后发起3轮大规模攻势。就算前者此番进攻奏效,胡塞武装也已经坚守该城超过5个月时间,并让对手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装备损失。
对于胡塞武装这样一支出身山地游击队且兵力、装备都居劣势的“杂牌军”来说,用一座被从海陆空三面封锁许久、早已丧失“也门最大粮食进口码头”功能的孤城,就牢牢拖住敌方主力近半年之久,还令其付出了数千官兵伤亡、损毁上百辆各型战车和武装皮卡、包括1艘护卫舰在内的多艘舰船被击沉/击伤或俘获的惨重代价。
更重要的在于,胡塞武装仅以占己方总兵力几十分之一的5000人守城,就让沙特联军连遭2次大败,迫使其将东线(马里卜省)、南线(塔伊兹省)的战事全部停顿下来,抽调3万精兵强将云集西线(红海沿岸)围攻荷台达。
此举不仅使得包括也门首都萨那、大本营萨达省在内的胡塞武装核心控制区面临的外部压力大大减轻(比如距离萨那不到40公里的马里卜一线,从2017年就进入“静坐战争”状态,连美国《纽约时报》都称前者是也门战火中“一座安宁的小岛”),还让沙特联军陷入了无谓的消耗战。
众所周知,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但是如果通过守城能够让对手“大量失血”,让一座孤城变成敌人的坟墓,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想当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整个城市早已变成一片瓦砾,实际上已经丧失其作为交通枢纽、工业重镇的利用价值,但德军却没能“及时止损”,尽早撤退,结果白白损失了几十万精锐。
同样的,对于胡塞武装来讲,就算荷台达最终失守,他们的战略意图也已经部分达成。而留给沙特联军的,不过是一座被打烂的城市和码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的港口。而且,由于沙特联军早就切断了也门的外部贸易和国际援助途径,加上陷入战火,荷台达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停靠过外来运粮船,其战略价值早被大为削弱。
另外从军事角度来看,荷台达也并非胡塞武装打算“不惜代价死保”的心腹重地,他们的核心控制区仍然是深处内陆的北也门各省。那里山峦起伏,地势复杂,易守难攻,而且当地居民大多属于跟胡塞武装同宗的什叶派分支宰德派,是前者比较牢固的群众基础。
实际上,从2015年9月双方战线被推回到南北传统分界线(也是教派聚居区分界线)后,沙特联军就发现胡塞武装开始变得“死战不退”,无论战术运用还是防卫力量都显著增强,其实这就是内线作战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了。
比如在塔伊兹省,胡塞武装已经与1.5万亲哈迪民兵鏖战超过42个月,歼敌2000余人(包括沙特、阿联酋各1名上校和哈迪政权2名少将),至今其仍控制着包括首府塔伊兹市在内的半个省份。要问沙特联军何时才能完全夺取塔伊兹省,估计他们心里也没谱。
正是因为在塔伊兹、马里卜、贝达等战场进展太迟缓,2017年12月上旬沙特联军被迫避开胡塞武装重兵屯守的内陆防线,而选择对手防御薄弱的沿海区域“切入”进攻荷台达。但是,在战场上避重就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该啃的硬骨头到头来还得啃。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联军内部的厌战畏敌情绪,也因为荷台达之战久拖不决、己方连遭重挫而与日俱增。比如美国中情局今年9月在一份也门战事报告中,曾援引一位沙特联军官员的话,后者就坦承胡塞武装人员“很强硬,打仗不怕死,作战有条理”,并预言后者“随着时间推移,战斗力会越来越强”。
而美国中东问题专家、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迈克尔·奈茨博士更是认为,胡塞武装就算其输掉“第一阶段战争”(指丧失对荷台达港及红海沿岸的控制权),其仍会退入也门北部山区坚持战斗。奈茨博士断言,沙特联军“很难彻底打败胡塞武装”。
相关标签: # 胡塞袭击一美国军舰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