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人生获取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为未来和前途奠基的时期,所以,家长提前引导孩子定大学目标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家长在引导孩子定大学目标的时候需要依据以下原则:
一、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思维特点出发。大学时期的专业学习是深度的学习,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天赋,是走不远的,工作以后也是不可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感的!这样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要么在工作中默默无为,要么另谋高就!最后得不偿失,还得从零开始!
二、要关注孩子现阶段的成绩状况,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关注目标与孩子现阶段成绩的差距!差距过大或过小都不科学,一定要找到这个“合适点”,更能利于孩子努力和达到目标!
三、时刻尊重孩子的意愿。现在的选择很可能意味着这将成为孩子一辈子的事业,所以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不愿意干,而我们家长却强加于孩子。这对孩子来说,以后的人生就是很痛苦的。当然,我们家长也不能放手不管任凭其随意选择。毕竟孩子们的阅历和经验有限,有时会做出一些不明智的甚至是错误的判断。此时我们家长就要进行正确的引领。使孩子能乐于接受且正确的大学目标!
最后,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许初心继续努力学习,家长们能做好保驾护航,一年以后孩子们能有一个好的抉择!
高一学生,大多是比较优秀的孩子,他们通过努力进入高级学校,满怀崇敬,对通过三年努力将要考取的大学渴望非常强烈。
但因为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以及我国高考制度的复杂性,可能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状况,招生特点,专业设置并不熟悉。所以特别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而高考政策的经常变化,家长也把握不住,最熟悉的还是学校的老师,所以老师们的指导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替孩子们树立信心
从初中进入高中,特别是进入重点中学,原来在班里出类拔萃的许多孩子可能这时候就发现自己泯然众人矣,往往会导致信心不足,这一点老师应该加强说明,化不利心理因素为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可以将前几届学生中一开始有这种情况,后来通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的榜样,给他们介绍一下,甚至还可以请这些榜样回来给他们下一级的学弟学妹们搞讲座。
二、帮孩子们分析学科强弱
如果一名学生学科均衡,而且水平都较高,这是最理想的,但目前来看,差异性还是很显著,大多数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弱科。这个时候老师要及早发现这种情况,通过考试发现之后,引领孩子在弱科上多下功夫,合理分配时间,既不能放弃,也不应在这上面花费太多太多的精力,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介绍大学情况 (www.3105.cn)
孩子们对大学充满情境,有充满神秘感,而老师们大多都是大学毕业生,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在大学里边刻苦学习的事例,有趣的活动,对自己人生成长的一些感悟,可以与孩子们交流一下。还可以请大学里面的优秀学生回来跟同学们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根据个人兴趣和目标,规划专业发展方向
大学专业众多门类繁杂,孩子们要想选定自己的目标,必须结合兴趣和个人能力特点,这个时候对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既要熟悉大学的情况,又要熟悉到具体每个孩子的特点,综合权衡一下给孩子的确定目标,这样他学习就有了动力和方向。
愿每一位孩子在高中都体验到快乐学习和老师的关怀,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升入理想的大学。
山高人为峰,同学们攀登吧。
相关标签: # 高中生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