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表现的症候不同,前者多表现腰膝酸软,头晕乏力、阳痿早泄的症状,后者多表现低热盗汗,心烦不眠,面色潮红等。阴阳不同,治疗用药也不相同。中医认为气属阳,精属阴,也就是肾阳虚与肾阴虚。
肾气是什么
肾气是中医学的专有名词,是指由肾精所化,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种极细微物质。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中所藏的精气为肾精,可以化生、濡养肾气,肾气在广义上又可以分为肾阴和肾阳,肾阴是宁静、抑制、滋润的部分,而肾阳是温煦、激发、兴奋的部分。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
除了广义上的肾气,还有狭义的肾气,指的是肾中有封藏、固摄作用的部分。临床上常说的肾气不足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肾气。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所谓肾气,是中医学的一种名词。
与西医的肾功能,基本上是两回事情。
在临床上,经常有人会因为头昏腰酸,神疲乏力而自认为肾虚而提出:我的肾不好,请医生帮我做一下肾功能检查。
对西医来说,一般会查肾功能指标,主要是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
而以上的这些患者检查出来,往往都是正常的,西医据此认为没有病。
而中医和西医肾的概念是不同的,西医讲的肾功能差,主要是讲肾脏炎症、结石、肿瘤引起的疾病后果。
而中医认为的肾,是生化精气的处所。指肾脏的功能活动。主要表现在生殖、生长和发育机能的活动。
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
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
中医认为的肾虚,也可称“肾亏”,是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精不足的统称。
肾虚多与禀赋不足、纵欲过度、工作劳累、精神因素、久病、年老体衰等有关。
肾虚的患者可表现为头目眩晕、腰膝酸软、面容憔悴早老、记忆力减退、神疲乏力、性功能降低等,不同证型的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中医所讲的“肾”,不仅指现代解剖学上的肾脏,包含生理作用相当广泛,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代谢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
“肾虚表现”也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呼吸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
相关标签: # 怎样保养肾精补肾气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