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样的青年才能成功:
1.一个有远大理想的青年,只有拥有远大理想,青年人才有努力的方向,才不会陷入迷茫之中,才会有更加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攻坚克难的决心。
2.一个自信乐观的青年,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永远沉迷于过去的苦痛中,目光是一直向前的。
3.一个谦逊的青年,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进步的空间。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典型意义,不妨说点儿意见。
议论文,以议论表达方式为主,不排斥叙述、描写、说明等其它方法。
我们知道,议论文中的叙述,提供事实论据,即例证,是支撑论点的,为论点服务的。运用例证的首要要求是,事实真实准确,具典型性。也就是说经得住推敲,不是杜撰的子虚乌有,而且能有效证明论点。
其次是对事件的叙述简洁明了,不必交代来龙去脉,更不必把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所以没有精彩生动一说。如果追求生动精彩,势必喧宾夺主。议论文是说理的,应以逻辑推理见长,语言的华彩无需刻意为之。
目下,出现了新的应试八股文,开篇排比,堆砌辞藻。有枣没枣三杆子,管它呢,就是要抓阅卷老师眼球。中间多分几段,结尾扣题。一些“秘诀”都是这么个套路。居然众多阅卷老师奉为圭皋,吃这个,那么就遗害无穷了。
难怪判官们,时间紧任务重,每文不过三两分钟,无暇细看,扫眼文面,瞭个头尾,估个字数,朱笔一挥而就。
内容和情怀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表达,诸如谋篇布局、文脉统摄、用语修辞、文字标点等。
应试为目的作文教学,脱离了为文的真谛。作文是人的思想的外化,是真情的流露。犹如汗水润肤,自然之功。鼓励孩子写假话,吹大话,惟其如此,方得高分,作文把人教坏了。
高考作文,基本上都写议论文,文体要求是明确的。可是中考作文,往往加上一句“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这个指挥棒,给一些师生造成误导,错误的地认为不要文体了。出现了不少的“四不像”文章,记叙文和散文的杂交文,这个要不得。文体不限,是说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任意一种文体都可以,绝不是记叙不是记叙说明不是说明议论不是议论的“自由杂交体”。强调文体意识,初中阶段应该打好基础。写什么类型的文章,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方能事半功倍。
急功近利的大环境,浮躁的世风,没多少人愿意写平实的文章了。
文章的好坏,文面字迹,词彩固然重要。但根本在于思想怎样,情感是否真实,写作手法如何,有无特色。从文章中单独抽出一句或几句话,平淡无奇,可是嵌入原文考量,不得了了。如爷携孙行,顾盼生辉。
议论文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确凿充分,论证恰切得法,即是好文。无论立论驳论,只要有说服力,那么就是好文。词句得体即可,无需精彩。
相关标签: # 如何获得成功作文议论文高中生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