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学习书法的年龄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是否能够坚持不懈的练下去,因为书法并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学好的往往需要几十年的基本功夫的训练。关于学习书法与年龄的关系,大约如此。一是年龄小,如青少年,没有那么多的不良习惯,所学即所知所识,就像小树苗那样容易塑造。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心中的知识也就越丰富或复杂起来,而固有的思维或行为定势也在越来越多成形,甚至固定下来。这时如果在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需要改变许多不适合新领域的东西。可能要浪费一些时间。
不过能力大阅历丰富,各方面的能力也趋于成熟,对于书法的学习反而也是一个大的优势,比如,观察力,理解力,学习的自觉性,持久力等都要优于青少年。
所需要的就是要改变一下过去养成的不适合书法学习的一些习惯。特别是形成了不标准的字形,要从脑子里剔除,由标准的规范的美观的字形来取代旧有的书写习惯。
这方面和青少年不同,一个是学习巩固,一个是替换。青少年的学习是直接吸收,不需要排除什么。而中年以后的学习则是取代或替换。就是以经典的书法技法与字形替代过去留在头脑中中不规范的方法或字形。对于后者言,可能是一个较大的难度,因为积习难改,特别是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甚至肌肉记忆的东西。要通过临摹练习替换成新的书写习惯。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只要我们敢做小学生坚持不懈的进行描红和临摹,在达到一定的时间和量以后是完全可以改变。
再就是由于理解观察力的成熟,对法帖上的字形或技法的理解更深刻也较青少年更容易从规律上认识掌握书法的技法。这也是一大优势。只要按照字帖要求去临摹练习是完全可以学好书法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能,但要看你的勤劳和天赋了。
勤劳是一个书法者的最基础越是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书法的一点、一撇、一捺、一横、一竖形成是长年累月的重复练习,慢慢形成自己的符号,信手拈来写出有自己个性的字和作品。
作为四十岁才开始练习书法的人来说,就要弥补以前没有练习的时间,别人一天练两小时,那么你就要练四小时或者六小时,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来增进自己的进步,所谓勤能补拙。
爱好和文学修养,作为四十岁来练书法人,爱是有的了,那么要看你的文学修养好不好,如果不好,书法和文学修养一起学,那样的话,那就更吃苦了!
书法是一辈子的修行过程,要想突出重围,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的天赋,有些事情不是勤劳能弥补的,就要看你这个人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缘分。书法的笔法和章法,你是否能够学会和领悟,有没有超出寻常人的创新想法。如果没有这方面天赋,终将是一台复印机,千篇一律,毫无生气,成为写字机器一台。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看看自己能否达到几点 ,如能自己都有,何愁大事不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死了这条心,当做一种修身养性的爱好玩玩就可以了。
书法十年努力,也不能养活自己,是不是得怀疑它的价值了?
谢应邀,
我个人觉得,书法十年后才可慢慢创作,十年内还是临碑帖阶段。你努力十年,靠卖字养活自己是天方夜谈。
如果是书风平庸,你努力60年,也不可养活自己。如果是以陶冶情操,从小孩到一百岁亦可练书。
以我个人集收藏与研习书法于一身近30年,欣赏收集及读书法理论,每天不小于十小时为书之事而未停思考等等,如果是你的书法能养活自己,你的书风应该有如下特质。
一,自己长期喜读古典,养成自己从骨子里是个文化人。开笔即书卷气。
二,在第一条的基础上,风书獨创,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又有如高山坠石的厚重。给人震撼。(当然不对普通人,我指的是收藏家们的认可),普通人认为是好的,一定是俗书。而普通人认为是丑书的,可能是将来的黑马。
当然,欣赏是一项工程,一般普通书法者不可能自己能完成的欣赏工程,因为你没这个学习条件。
如果你能在千万个书法家的作品中,看出某人将来会成为大家,这样,你的欣赏工程,即可合挌。
如果是看不出,你自己的书法亦是俗品,平庸一类。自己能看出未来的本领,你必然知怎么写才耐看,才有味道,有内涵而永镌的艺术品。否则,人云亦云,没主见的爱好者,应及早改行,别说养活自己,连只驴也养不活。?大家觉得呢?
:
相关标签: # 如何发财致富的书法作品图片高清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