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是中级以上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难以评上。不是说职称难以评上。
原因如下:
一是名额有限或者已经饱和。再来名额,需要上边的调走或者退休,腾出名额来。尤其是高级职称,很多人一辈子也评不上。
二是期望值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很多人想当然认为,我就应当顺其自然,躺着评上中级以上职称。实际除去名额有限之外,还有很高的要求。对这些要求,很多人有不认同,觉着自己应当评上。所以,一身怨气,好像评上的难度更加大了。
三是中级以上职称,尤其是高级需要很多业绩材料,比如,班主任任职,政府先进,考核优秀,论文,公开课等等。实际是平时不断努力积累的过程。
四是需要好的机遇。六零后,评上的就多,因为他们正好赶上文革后期,人才匮乏,他们正好填充了这个空白。
五是就是给了名额,送到高评委评审,也不一定过关,高级职称要求很高。占有一定比例,12%左右。不可能人人高级。
六是一些个别情况,影响了老师评中高级职称,造假,领导抢名额,不公正……也在逐渐减少。
总之,目前解决评中高级职称困难,一是增加名额,二是端正态度,积极向上,俯下身子,瞄准中高级的具体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还是很有希望的。
其实不管是职称的评定,还是绩效的分配本身就是激励教师的,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对职称绩效的反感,主要是执行的领导的不公。主要是执行人或部门,出问题了,这一点不改变,怎么调整、按排都不会有作用
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
有一句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虽然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
相关标签: #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论文4000字左右
最新留言